1號機 騎了快一年後. 從剛入門時對齒比, 騎乘幾何一無所知, 到可以一日百K, 上卡不落地龜上風櫃嘴, 二子坪和不厭亭. 想說是時候娶細姨, 啊, 2號機了.
2號機 K350 2x11速 700C 彎把公路車
規格
鉻鉬鋼管氬焊(TIG)車架 碳纖前叉
1360g Ultralight 超輕輪組 700x23C 光頭防刺胎
SRAM Force 22 變速系統 前 50/34 後 11-32
車重 7.6kg
一開始是看碳纖維公路車, 各式各樣的入門碳車都研究過. 最先看ISAAC 牛頓車, 質感做得很漂亮. 然後CP值有口碑的 HASA R1, ASTER ATM, 這些說是用T700碳纖布的, 車架比較軟(雖然我大概也騎不出來, 勸敗小惡魔作祟而已). 後來繼續看到更高一級(T800)的 ASTER Contender, 空力車型 ASTER F35, Trigon RQC31, Fondriest TF3(這台算類空力吧, 不過很有特色). 價格就像計程車跳表一樣一路跳上去, 而且這個坑還真是深不見底..............
看來看去, 實在看不到一台, 可以買下去不再蠢蠢欲動的. 說穿了, 就是還沒看到對眼的啦.
轉了一圈回到原點, 本想說不如就 HASA R1 買來騎個幾年, 再升級3號機. 後來在偶然的情況, 看到印象中很重的鋼管車, 居然也有做到7.X公斤的. 真的假的? 跟入門碳車差不多.
於是換個方向, 去了解這種所謂"現代鋼管車", 跟"古典鋼管車"的差別. 早期鋼管車是用套管接頭(Lug)把鋼管接起來, 現在製造工藝進步, 改用氬焊(TIG), 把三抽薄壁鋼管焊接起來以減輕重量. 這種輕量鋼管車中南部有幾個店家在賣, 因為不是什麼大廠牌, 沒有打什麼行銷廣告, 但網路看了口碑還不錯, 幾年下來也沒傳出什麼災情. 於是就決定2號機買鋼管車吧. 碳車等以後再來考慮.
會選 K350 是因為, 這家店可以很彈性的客製化選配件, 顏色塗裝有我要的拉絲銀, 重量也可符合我8kg內的目標. 帶家人去日月潭玩時, 回程還特地繞到台中去店家看看聊聊. 決定買這車後, 跟老闆用Line來來回回溝通, 我組車的想法及要選的配件, 確定後就付訂金開始組車了.
本來是以 HASA R1 的預算當目標. 輪組另外加錢升級 Rubar Ultralight.
不過車組到一半, 老闆來電通知, 我選的 SRAM RIVAL 廠商 170mm曲柄的沒庫存了, 只剩172.5mm曲柄的. 心想多個2.5mm有差嗎? 可是要是騎不習慣怎麼辦?
其實是勸敗小惡魔在耳邊不斷喊 : 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升級吧.................
於是跟老闆說加碼升級 SRAM FORCE 吧, 預算也因此爆了.
這個 SRAM Force 的曲柄是碳纖維材質的.
等了一個多星期後, 有一天早上起床, 不小心踢到一個箱子.
原來是2號機到了
開箱組車
這不是捷安特這不是捷安特這不是捷安特.............
實車過磅是殘酷的. 不含踏板水壺架等配件, 全車重約7.6kg. (其實把帶大概可以再扣掉 100多g)
如果座管, 龍頭和彎把都用碳纖的, 大概可以再少個 200~300g, 不過花費要多很多, 而且鎖螺絲都要用扭力扳手挺麻煩的, 所以就還是用鋁合金材質的比較方便, 也不用擔心鎖太大力會裂開。
選了這種大格子紋路的全碳前叉.
復古樣式拋光鋁座管(230g)和鈦弓蜘蛛網座墊(135g)
全車強調金屬質感, 銀/黑色調為主.
煞車/變速外管用銀色金屬編織網, 把手用上窄下寬(4度外擴)設計的FSA, 龍頭也用FSA.
延伸座及有線碼表
本來要用頂天立地展示架, 但家中領導很有意見. 就先把2號機豎掛在櫃子旁.
考量到未來的3號機, 看來要及早準備家庭計畫. 1個不嫌少, 2個恰恰好, 3個會更好..................
這台鋼管2號機, 路面碎震有被吸收一些(Q彈), 也可說路感比較模糊, 比較適合輕鬆騎乘, 不是那種殺氣騰騰, 隨時準備要戰鬥的調調.
彎把車加上窄座墊, 較趴低的騎姿跟又窄又硬的座墊, 車褲是一定要穿的, 騎一陣子腰會痠, 核心肌群還要加強.
這個輕量化座椅只剩骨架, 連泡棉蒙皮都減掉了, 要穿車褲比較好坐.
這個蜘蛛網座椅, 乘坐是沒問題, 但騎乘時坐在椅面上感覺會有點變形, 支撐力不足. 彎把車騎姿前傾, 平把車的座墊不適用, 於是又是一段尋找真愛的過程.
最後, 有天老婆忍不住問了一句 :
你倒底是有幾個屁股?...........................
附記 : 自己一人的土法 fitting.
下面是我自己的初步靜態調整.
先調整下半身 (步驟1 和 2) 再調整上半身 (步驟3)
1. 調座墊高度
坐在椅墊上,用 "腳跟" 踩踏板軸心位置, 調座墊高度使膝蓋在下死點可以打直。 這樣在騎乘時用 "腳掌前端" 踩踏板
,踩到下死點處膝蓋是微彎的。
2. 調座墊前後位置
膝蓋下緣通過踏板軸心位置, 我的坐姿有稍稍偏後, 因為要坐在椅面後緣. 還算OK.
3. 調把手位置
手臂到肩胛骨和上半身成89度角. 上半身和水平線夾角52度, 稍有直立一點. 把龍頭往下降就會達到標準的 90/45 度夾角, 不過這樣直立一點比較輕鬆, 假日騎士不用搞到那麼戰鬥騎姿.
調整的過程中, 騎練習台拍下影片, 然後用截圖來看騎乘姿勢如何, 角度位置是否合理.
調得差不多了, 再去路騎來確定騎乘感覺.
調座墊或把手, 調個 2~3mm 就會有感了, 靜態調整哪調得出來, 只能靜態調個大概的角度, 然後上路邊騎邊調.
動態 fitting 是很瑣碎的, 沒有辦法一步到位. 而且隨著身體核心肌群及柔軟度的變化, 騎姿會跟著調整. 所以自己來比較方便, 反正身體是很老實的, 騎一陣子身體會告訴你.
也可以花大錢去做專業fitting, 身上貼標簽用相機或雷射來定位觀察, 不過還是要邊騎邊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